在新能源汽车、工业设备需求爆发的当下,磁瓦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电机核心磁性元件,其质量直接决定终端产品的可靠性。由于其制造过程的复杂性,容易导致磁瓦产生缺陷,严重影响产品的性能,降低产品的质量。然而,传统磁瓦质检依赖人工敲击听音、目视检查,有较高的漏检误判率,内部暗裂更是 “看不见的巨大隐患”。
如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磁听视界”团队在第二十届研电赛中荣获一等奖,由他们设计的一款融合了兆易创新多条产品线的声振-视觉双模态磁瓦缺陷检测系统解决了这一行业痛点,不仅实现了“内部裂纹+表面缺块”的同步精准识别,更将检测效率显著提升,为磁瓦企业注入智能制造新动能。

磁瓦:多领域核心元件,传统质检陷 “效率低、内外缺陷难兼顾” 困局
磁瓦,作为电机中产生恒定磁场的关键磁性元件,早已渗透进现代工业的核心领域——从汽车、飞机的动力系统,到空调、电视的核心部件,再到变压器、新能源汽车及通信设备的关键组件,其质量直接决定终端产品的性能与可靠性。随着 “中国制造 2025” 与 “工业 4.0” 的深度推进,国内磁性材料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2019-2024年中国磁瓦市场从150亿元增长至240亿元,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350亿,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0%。但磁瓦的制造流程极为复杂,需历经粉碎、混合、压制、成型、烧结、磨削、清洗等多道工序,压制成型的力度、烧结的温度及其他不稳定因素,极易导致磁瓦产生内部暗裂、表面缺块等缺陷,这些缺陷不仅会削弱磁瓦强度、影响产品性能,严重时甚至会引发电机故障与安全事故,因此出厂前的质检环节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行业主流的质检方式仍依赖传统人工:一方面靠工人目视检查表面缺块,另一方面通过敲击磁瓦 “听音辨缺陷” 判断内部裂纹。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平均检测速度不足 20片/分钟,难以匹配规模化生产需求;更存在显著的主观性与不稳定性 —— 高强度检测易导致工人视觉、听觉疲劳,漏检、误判率飙升,且无法实现检测数据的数字化追溯,后续质量分析与工艺优化缺乏依据。即便部分企业引入单一机器视觉技术,也只能检测表面裂纹、崩缺,对小于0.5mm的亚表面微裂纹及内部气孔等隐蔽缺陷识别能力不足,“内外缺陷难兼顾” 的痛点始终困扰着磁瓦生产企业,进而直接影响至各行各业。
双模态“黑科技”:既“听” 得准,又“看”得清
研电赛边缘AI方案——“声振-视觉双模态磁瓦缺陷检测”系统,通过 “声振+视觉” 双模态融合,实现了缺陷检测“无死角”。
1、声振检测,“听”出内部暗裂,精准捕捉“频率异常”
当磁瓦从传送带跌落撞击激振台时,系统通过高灵敏度麦克风捕获声振信号,经三重核心技术处理:
高通滤波去噪:利用 GD32H759 的滤波器算法加速器(FAC),滤除 10KHz 以下的工厂机械噪声,保留缺陷特征频段;
VMD 模态分解:通过变分模态分解,提取反映内部结构的关键频段,放大 “良品 vs 次品” 的声振差异;
SVM 智能分类:基于 3000 组磁瓦声振样本(含 2008 个良品、992 个次品)训练的支持向量机模型,能精准识别内部暗裂,平均检测时长仅 83ms,误检率低至 3.2%。
即便是肉眼难辨的 0.3mm 微裂纹,也能通过声振信号的 “频率异常” 被精准捕捉。

▲声振信号算法设计
2、视觉检测,“看” 清表面缺块,轻量化模型实现精准分拣
针对磁瓦表面缺块、崩边等缺陷,系统搭载 CMOS 工业相机(OV5640),配合量化优化的 YOLO-FastestV2 模型,实现实时检测:
模型轻量化:通过兆易创新 GD32 Embedded AI 工具,将原本需要 PC 端运行的 YOLO 模型压缩为 INT8 精度,直接部署在 GD32H759 MCU 上,无需依赖云端;
小目标精准识别:经 1000 张缺陷样本训练(含镜像、旋转、加噪数据增强,按 9:1 划分训练集与测试集),模型对边缘小缺块的识别准确率达 92.5%,检测时长控制在 300ms 内;
自动标注定位:检测结果实时在 RGB 触摸屏(1280×800 分辨率)标注缺陷区域,工人无需凑近查看,一目了然。
双模态数据最终通过系统融合判断,哪怕遇到 “内部无裂但表面缺块”“外观完好但内部暗裂” 的复杂情况,也能实现精准分拣。

▲磁瓦外部缺陷检测算法设计
硬核硬件支撑:兆易创新芯片筑牢“低功耗与高可靠”底座
系统的高效运行,离不开兆易创新全产品线的协同支撑。从主控到电源,从电机驱动到存储芯片,每一颗芯片都为工业场景量身定制:
主控MCU:GD32H759
Arm® Cortex®-M7内核;
600MHz主频+ 3840KB Flash;
轻松承载双模态算法,功耗控制更佳。
数据存储:GD5F1GQ5UE
SPI NAND Flash用于存储数据,频率133MHz,容量1Gb;
具有大容量、高速数据传输等优势;
适用方案中LVGL页面图片、文字等大数据的存储与访问。
电源管理:GD30DC1350SSTR
4.5-25V宽输入,3A输出;
采用ACOT控制技术与同步整流结构,转换效率超90%;
内置过流、过温保护,为相机、电机提供稳定供电。
电机驱动:GD30DR3000WGTR
6.5-40V宽压支持,3.2A驱动电流;
ESOP8封装散热效率高;
内置死区时间控制、过流/过温保护,欠压锁定(UVLO)和防MOSFET直通等安全保护功能;
确保传送带匀速运行,相比同类芯片,性能与成本控制优势明显。
低压稳压:GD30LD2000NSTR
5V转3.3V转换电路以GD30LD2000NSTR芯片为核心;
提供低压高稳定性的本地电源输出,为 MCU、传感器提供洁净电源,避免电压波动影响检测精度。
尤其是 GD32H759 的双核协同设计:一块负责声振信号处理、人机交互,另一块专注图像识别、电机控制,通过串口DMA实现数据高速传输,确保系统在500ms内完成 “检测-判断-分拣” 全流程,以满足工业生产线的节拍需求。
工业级设计:从车间到云端,全场景适配
本系统不仅具备检测能力,更能完全贴合磁瓦生产车间现场的复杂环境。
1、自动化闭环:从“检测”到“分拣”无需人工干预
传送带采用闭环PID调速,依托霍尔编码器反馈,实时补偿速度误差,确保磁瓦跌落姿态一致;
检测完成后,高精度数字舵机自动将良品、次品分入不同料箱,避免人工分拣的二次损伤;
红外对射传感器精准触发检测流程,无需工人手动操作,实现 “无人值守” 运行。
2、人性化交互:看得见、听得懂、好操作
RGB 电容触摸屏支持10点触控,实时显示磁瓦总数、良品/次品数、声振频域图、缺陷标注图;
嵌入TTS语音合成模块,检测异常时自动播报 “第XX片磁瓦内部暗裂”,工人无需紧盯屏幕;
多级菜单支持传送带速度调节、检测参数配置,工人10分钟即可上手操作。
3、可拓展性:从磁瓦到全工业场景
目前系统已在横店东磁等头部企业的生产车间完成批量测试,除磁瓦外,还可适配:
电机定子、变压器铁芯等磁性元件的缺陷检测;
通过参数微调,延伸至陶瓷、玻璃等脆性材料的内部裂纹识别;
支持对接 MES/ERP 系统,检测数据实时上传,实现 “质量追溯 - 生产优化” 闭环。
边缘AI引领质检新方向,兆易创新筑牢未来工业技术根基
以AI智能检测取代人工经验判断,这套声振-视觉双模态磁瓦缺陷检测系统,不仅精准破解传统质检效率低、误判高、内外缺陷难兼顾的核心痛点,更清晰标定了工业检测的未来方向——以边缘侧 AI 为技术核心,深度融合多模态感知能力,将“精准、高效、低成本”的质检效能,切实延伸至每一条工业生产线。
未来,伴随超轻量化模型迭代、边缘 AI 技术深化等关键技术升级,兆易创新将持续以全栈式核心技术赋能,为行业向“工业4.0”深度迈进筑牢坚实的技术根基。
在线留言询价
| 型号 | 品牌 | 询价 |
|---|---|---|
| TL431ACLPR | Texas Instruments | |
| MC33074DR2G | onsemi | |
| RB751G-40T2R | ROHM Semiconductor | |
| BD71847AMWV-E2 | ROHM Semiconductor | |
| CDZVT2R20B | ROHM Semiconductor |
| 型号 | 品牌 | 抢购 |
|---|---|---|
| STM32F429IGT6 | STMicroelectronics | |
| IPZ40N04S5L4R8ATMA1 | Infineon Technologies | |
| TPS63050YFFR | Texas Instruments | |
| ESR03EZPJ151 | ROHM Semiconductor | |
| BU33JA2MNVX-CTL | ROHM Semiconductor | |
| BP3621 | ROHM Semiconductor |
AMEYA360公众号二维码
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请输入下方图片中的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