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史

发布时间:2022-12-09 17:39
作者:Ameya360
来源:网络
阅读量:2913

  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一共分三个阶段,第一代半导体材料是硅(Si),第二代半导体材料是以GaAs和SiGe为代表的微波器件,而现在最热门的是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是宽禁带半导体材料GaN和SiC,相较前两代产品,性能优势显著并受到业内的广泛好评。第三代半导体具有高击穿电场、高饱和电子速度、高热导率、高电子密度、高迁移率等特点,因此也被业内誉为固态光源、电力电子、微波射频器件的“核芯”以及光电子和微电子等产业的“新发动机”。发展较好的宽禁带半导体主要是SiC和GaN,其中SiC的发展更早一些。

  功率半导体围绕着硅(Si)发展了半个世纪,一直在BV和Ron之间博弈,也是一个功率器件最基本的门槛。这两个参数一个决定了器件的极限(BV)一个决定了器件的性能(Ron),这就如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在BV的提升上面,主要考虑有源区(Active)和场区(Field),而Active区的击穿电压自然就是靠PN自己了,没其他办法,而场区也是最后器件电场线集中收敛的地方,这个区域的电场会很强,因此很容易在这里击穿,所以如何提高终止区的击穿电压成了硅基功率器件的重点,当然发展了这么多年最行之有效也是最成熟的方法就是保护环(Guard Ring)和场板(Field Plate)或者搭配来实现终止区的耗尽区宽度进而降低表面电场,使得击穿尽量发生于Active区的PN结。

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史

        理论上只要这两道环设计的好,都能使得器件的击穿电压达到理想的PN结击穿电压。但是即便如此,受限与硅材料本身的特性,他的击穿电场也是要受限于他的禁带宽度(Eg)的,所以硅基的功率器件在1000V以上的应用时候就显得非常吃力,而且制造成本和可靠性等等都非常高,急需要寻找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来获得更高的击穿临界电场以及电子迁移率,而目前这种材料就是SiC和GaN这两种材料。

  话说新材料找到了,但是要全面取代硅基还是很困难啊,毕竟硅基器件的衬底和制造技术已经很成熟,价钱就可以秒杀你。所以在高压高功率的市场,一直存在着硅基功率器件和SiC/GaN的市场争夺战,其中硅基最得意的作品就是Si-IGBT和Super-Junction了。

  继续讨论SiC和GaN吧。

  1、衬底片生长(Crystal Growth):这是最基本的,就如同硅基在70年代一样,如果没有单晶衬底片,所有的制造业都是白谈,即使硅基的Si-ingot到目前为止全世界也只有5家可以拉单晶啊,可想而知多难!到了SiC和GaN那就更难了,几乎这就是主要制约这个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1)SiC制备:先说说SiC的结构吧,大家应该经常看到4H-SiC和6H-SiC,这是指他的堆叠层数。我从头讲起吧!首先,SiC都是第四主族的元素,所以每个Si和每个C刚好一一配对形成稳定的共价键结构,每个Si外面四个C,而每个C外面也是4个Si。从结构上看,如果你正对Si面看下去的话,背面被挡住了一个C,所以你还能看到三个C,相同的情况,如果你正对着C面看下去,背面也被挡住一个Si,所以你还可以看到3个Si。

         因为一个C配一个Si,而刚刚说的不管从哪个原子看过去都可以看到三个另外原子,所以最好的晶体排布方式就是六边形结构,也就是书上说的六方最密堆积(HCP: Hexagonal Close Packing),如果不熟悉的话大家一定知道体心立方(BCC)和面心立方(FCC)吧,跟他差不多,也是一种晶体结构而已)。现在开始排布,第一层为A的球代表了双层Si和C的结构,那么下一层根据共价键的价键结构可以有两种分布,分别是B和C。而且A的下面一层只能是B或者C,不能是A自己,B和C也一样。所以这就有了多少种组合?ABA、ACBA、ACABA、ACBACBA,分别对应2H、3C、4H和6H了,而这个数字呢就是代表下一次重复前堆叠的层数而已,而目前SiC的功率半导体都是用4H-SiC或者6H-SiC,主要原因是他可以拉出比较大的wafer而已。

  这个结构已经有了,关键怎么制造出来呢?和Silicon一样,CZ直拉的,但是条件非常非常苛刻。第一个是Seed,我们硅Ingot的拉单晶所需的seed很小,wafer的直径和seed大小无关,但是SiC的seed直径直接决定了final wafer的直径,所以seed必须很大。

  其次是反应条件,温度已经不是Silicon的1400C了,而是2300C,所以加热系统已经是RF coil,且坩埚替换成了石墨(graphite)。他其实是一种物理气相沉积(PVD),只是他不是Sputter的而是加热沸腾然后冷凝到seed表面形成的ingot而已。生长速率只有1mm/hour,所以可想而知SiC的价格多贵了吧,而且目前尺寸只能做6寸,主要是受wafer表面的温度均匀性限制,而且doping level没办法做高,如果要想用high doping的SiC衬底,必须要用CVD EPI的方式来重新生长(1400C~1600C, 3um/hour, SiH4+H2+CH4+C3H8, etc),而且doping的元素主要是Al和Boron为P型,而Nitrogen和Phos为N型。

       如果是离子注入(Ion Implant)的方式来doping的话,会引入晶格损伤,而这种损伤很难消除,必须要用高温离子注入(High Temperature Implanter: 700C)以及高温退火(1200C~1700C)才能缓解和消除,这就是process里面最大的挑战!

  2) GaN衬底:GaN主要都是MOCVD或者分子束外延(MBE)在衬底上长一层GaN而已,但是对于衬底的选择很重要,如果是作为功率的switch器件,都是选择GaN-on-Si,如果是用作RF的话,就需要选择GaN-on-SiC,显然后者受衬底依耐比较大,仅限于6寸晶片。至于他是怎么外延的,为什么要有成核(neuclization)和buffer层等等,必须要先懂他的器件原理才能理解,后面讲器件的时候一起讲吧。


(备注:文章来源于网络,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线留言询价

相关阅读
从设计到封测:一文读懂半导体产业核心术语
  一、设计与EDA/IP  1. IC设计: 集成电路设计。  2. EDA: 电子设计自动化。指用于设计芯片的软件工具套件。  HDL: 硬件描述语言。如 Verilog, VHDL。  RTL: 寄存器传输级。设计过程中的一个抽象层次。  DFT: 可测试性设计。在设计中加入便于测试的结构。  DFM: 面向制造的设计。优化设计以提高制造良率。  PDK: 工艺设计套件。晶圆厂提供给设计公司的工艺文件包。  Simulation: 仿真。  Verification: 验证。  Synthesis: 逻辑综合。  P&R: 布局布线。  STA: 静态时序分析。  3. IP: 知识产权核。预先设计好、可复用的电路模块(如CPU核、接口IP等)。  SoC: 片上系统。将多个功能模块集成到单一芯片上。  ASIC: 专用集成电路。为特定应用定制的芯片。  ASSP: 专用标准产品。为特定应用领域设计的标准芯片(介于ASIC和通用芯片之间)。  FPGA: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可编程的逻辑芯片。  4. Fabless: 无晶圆厂模式。公司只负责芯片设计和销售,制造外包给晶圆代工厂。  5. IDM: 集成器件制造商。公司覆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全产业链环节(如 Intel, Samsung)。  二、制造(晶圆加工 / Foundry)  1. Wafer: 晶圆。制造芯片的硅基片。  Ingot: 硅锭。切割成晶圆的原材料。  Si: 硅。  SOI: 绝缘体上硅。一种特殊结构的晶圆。  Epitaxy: 外延。在晶圆表面生长单晶层。  2. Fab: 晶圆厂。  3. Foundry: 晶圆代工厂。专门为其他公司制造芯片的工厂(如 TSMC, SMIC)。  4. Process Node: 工艺节点/制程节点。描述制造工艺先进程度的指标(如 7nm, 5nm, 3nm)。越小通常代表技术越先进。  5. Front End Of Line: 前道工艺。在晶圆上制造晶体管和互连线的过程。  CVD: 化学气相沉积。  PVD: 物理气相沉积。  ALD: 原子层沉积。  Wet Etch: 湿法刻蚀。  Dry Etch / Plasma Etch: 干法刻蚀/等离子刻蚀。  Mask / Reticle: 掩模版/光罩。承载电路图形的母版。  Stepper / Scanner: 步进式/扫描式光刻机。  DUV: 深紫外光刻。使用 248nm 或 193nm 波长的光刻技术。  ArF / KrF: 分别指 193nm 和 248nm 光刻使用的激光光源类型。  Immersion Lithography: 浸没式光刻。提高光刻分辨率的技术。  EUV: 极紫外光刻。使用 13.5nm 波长的下一代光刻技术。  Lithography: 光刻。使用光将电路图形转移到晶圆上的关键工艺。  Etch: 刻蚀。将光刻胶图形转移到下层材料的过程。  Deposition: 沉积。在晶圆表面生长薄膜材料的过程。  Ion Implantation: 离子注入。将杂质离子注入硅中形成特定电学特性的区域。  CMP: 化学机械抛光。平坦化晶圆表面的工艺。  Thermal Processing: 热处理。如氧化、扩散、退火等。  Cleaning: 清洗。去除晶圆表面污染物的工艺。  Metrology: 量测。对晶圆进行各种物理和电学参数的测量。  Inspection: 检测。查找晶圆上的缺陷。  Yield: 良率。合格芯片占总芯片数的百分比。  6. Transistor: 晶体管。芯片的基本开关单元。  MOSFET: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最常见的晶体管类型。  FinFET: 鳍式场效应晶体管。3D结构晶体管,用于先进节点。  GAA: 环绕栅极晶体管。FinFET的后继技术。  7. Interconnect: 互连线。连接晶体管的金属导线。  BEOL: 后道工艺。制造互连线的过程。  Damascene Process: 大马士革工艺。制造铜互连的主流工艺。  三、封装与测试  1. Back End Of Line / OSAT: 后道工艺 / 外包半导体封装和测试厂商。指芯片制造完成后的封装和测试环节,通常由专门的封测厂完成。  Assembly: 封装/组装。  Packaging: 封装。  Test: 测试。  2. Wafer Test / CP: 晶圆测试/中测。在晶圆切割前对每个芯片进行基本功能测试。  3. Dicing / Scribing: 划片/切割。将晶圆切割成单个芯片。  4. Die: 裸片/晶粒。切割下来的单个芯片。  5. Packaging Types: 封装类型  TSV: 硅通孔。穿透硅片的垂直电连接通道。  Interposer: 中介层。连接不同裸片的硅基板或有机基板。  DIP: 双列直插式封装。  SOP/SOIC: 小外形封装。  QFP: 四方扁平封装。  BGA: 球栅阵列封装。  LGA: 栅格阵列封装。  CSP: 芯片尺寸封装。封装尺寸接近芯片尺寸。  WLP: 晶圆级封装。在晶圆上进行大部分封装步骤。  SiP: 系统级封装。将多个不同功能的裸片封装在一个模块内。  MCM: 多芯片模块。  2.5D / 3D IC: 2.5维/三维集成电路。使用硅中介层或TSV实现裸片堆叠的高密度封装技术。  6. Final Test / FT: 成品测试。封装完成后对芯片进行的全面功能和性能测试。  7. Burn-in: 老化测试。在高温高压下测试芯片的长期可靠性。  8. Quality Control / QC: 质量控制。  四、材料与设备  1. Materials:  Silicon Wafer: 硅晶圆。  Photoresist: 光刻胶。  Mask Blank: 掩模版基板。  Electronic Gases: 电子气体(如高纯氮气、氩气、特殊气体)。  CMP Slurry: CMP研磨液。  Targets: 靶材(用于PVD)。  Precursors: 前驱体(用于CVD/ALD)。  Wet Chemicals: 湿电子化学品(酸、碱、溶剂等)。  Lead Frame: 引线框架。  Substrate: 封装基板。  Molding Compound: 塑封料。  Underfill: 底部填充胶。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 热界面材料。  2. Equipment:  Lithography Tool: 光刻机 (EUV Scanner, DUV Scanner/Stepper)。  Etcher: 刻蚀机。  Deposition Tool: 薄膜沉积设备 (CVD, PVD, ALD)。  Ion Implanter: 离子注入机。  CMP Tool: 化学机械抛光机。  Furnace: 扩散炉/氧化炉。  RTP: 快速热处理设备。  Metrology & Inspection Tool: 量测检测设备。  Wafer Cleaner: 清洗机。  Prober: 探针台(用于Wafer Test)。  Tester: 测试机(用于Wafer Test和Final Test)。  Dicer: 划片机。  Die Bonder: 固晶机/贴片机。  Wire Bonder: 引线键合机。  Molder: 塑封机。  SMT: 表面贴装技术设备(用于将封装好的芯片贴到PCB上)。
2025-08-22 11:08 阅读量:269
全球半导体市场复苏,上半年市场规模达3460亿美元!
中国半导体行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榜单发布
  近日,中国 IC 独角兽联盟今日正式揭晓 "中国半导体行业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征集" 活动获评榜单,涵盖领军人物、领军企业、优秀解决方案/产品三大类别,全面展现国内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创新实力与发展成果。本次榜单聚焦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材料、装备等关键环节,旨在通过标杆示范推动行业技术突破与生态协同,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优秀解决方案 / 产品:技术突破与市场落地的双重验证  榜单涵盖十大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覆盖 AI 芯片、存储技术、汽车电子等热门领域,展现技术产业化的深度融合。  1、深圳市稳先微电子有限公司  2024-2025中国半导体优秀汽车电子产品--车规级电子保险丝  2、北京安声科技有限公司  2024-2025中国智能耳机全链路最佳解决方案--智能耳机全链路  3、江苏神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2024-2025中国半导体产线电源最佳解决方案--产线电源  4、芯来智融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024-2025中国半导体处理器最佳解决方案--芯来 NA 系列处理器内核  5、江苏中德电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24-2025年度中国半导体行业创新突破技术  2024-2025年度中国半导体行业最佳产品--集成电路高端蚀刻液  6、珠海博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2025中国半导体闪存芯片最佳产品--FQ系列SPI NOR FLASH存储芯片  7、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4-2025中国半导体优秀产品--黑芝麻智能华山®A2000芯片  8、得一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2024-2025中国半导体优秀产品--高速满带宽UFS3.1嵌入式存储控制芯片YS8803  9、京微齐力(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2025中国半导体行业FPGA优秀产品--HME-P3P100N0F676  10、康盈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2024-2025中国存储行业创新产品--KOWIN SMALI PKG.EMMC嵌入式存储芯片  二、领军人物:技术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榜单评选出十位在技术研发、企业管理与产业协同中表现突出的领军人物,他们凭借前瞻性战略布局与技术突破,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1、海世高半导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总经理 曹龙吉  2、北京苹芯科技有限公司 联合创始人兼CEO 杨越  3、全芯智造技术有限公司 总裁 倪捷  4、上海朕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党支部书记 屠士英  5、河北凯诺中星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孙凤霞  6、杭州睿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陈敏坚  7、奇异摩尔(衢州)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创始人兼CEO 田陌晨  8、苏试宜特(上海)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常务副总经理 黄志国  9、南京宏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 总经理 包智杰  10、深圳奥维领芯科技有限公司 创始人 许理  三、领军企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标杆力量  榜单表彰十家在细分领域具有领先地位的企业,其技术创新与市场表现为行业树立典范。  1、海世高半导体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2、北京安声科技有限公司  3、全芯智造技术有限公司  4、博流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5、河北凯诺中星科技有限公司  6、珠海市杰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苏试宜特(上海)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8、苏州明皜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江苏神州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10、深圳市杰理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注:以上产品 / 人物 / 企业榜单按评审次序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2025-08-11 11:48 阅读量:686
2025发布:中国半导体功率器件十强!
2025-08-04 11:08 阅读量:664
  • 一周热料
  • 紧缺物料秒杀
型号 品牌 询价
RB751G-40T2R ROHM Semiconductor
TL431ACLPR Texas Instruments
BD71847AMWV-E2 ROHM Semiconductor
CDZVT2R20B ROHM Semiconductor
MC33074DR2G onsemi
型号 品牌 抢购
BU33JA2MNVX-CTL ROHM Semiconductor
STM32F429IGT6 STMicroelectronics
ESR03EZPJ151 ROHM Semiconductor
IPZ40N04S5L4R8ATMA1 Infineon Technologies
TPS63050YFFR Texas Instruments
BP3621 ROHM Semiconductor
热门标签
ROHM
Aavid
Averlogic
开发板
SUSUMU
NXP
PCB
传感器
半导体
相关百科
关于我们
AMEYA360微信服务号 AMEYA360微信服务号
AMEYA360商城(www.ameya360.com)上线于2011年,现 有超过3500家优质供应商,收录600万种产品型号数据,100 多万种元器件库存可供选购,产品覆盖MCU+存储器+电源芯 片+IGBT+MOS管+运放+射频蓝牙+传感器+电阻电容电感+ 连接器等多个领域,平台主营业务涵盖电子元器件现货销售、 BOM配单及提供产品配套资料等,为广大客户提供一站式购 销服务。

请输入下方图片中的验证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