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智能化进程可分为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两条线。
1、智能座舱:经历三段式发展,未来3-5年将成为电车智能化主战场。
1.0阶段(1980s-2011):以1986年第七代别克Riviera标配9英寸触摸屏为起点,历史上第一辆搭载触屏技术的汽车诞生,开启座舱智能化进程。
2.0阶段(2012-2021):特斯拉Model S创新性地采用大尺寸车载显示屏,取消绝大部分机械按键,标志着智能座舱进入电子化时代。
3.0阶段(2022-2027):理想L9开创智能化交互模式,采用五块大屏,即HUD+安全驾驶交互屏+中控屏+副驾屏+后舱娱乐屏,并且拥有6音区、3D ToF传感器及21个扬声器等,实现三维交互,此后智能座舱发展聚焦于人机交互的智能体验。
2、智能驾驶:目前发展受限,时机尚未成熟,2025后有望突破约束得以发展。
短期内,智能驾驶无法成为智能电车发展重点的主要原因:
①缺少芯片代工:虽然我国有先进制程的设计能力和封测能力,但先进制程的生产制造水平落后,缺少掌握先进工艺的芯片代工厂,高性能芯片供给受约束。
②缺少算法算力:尽管以地平线、海思为代表的国产芯片厂商具备大算力优势,但整体来看,仍难以满足由传感器数量提升带来的爆发式增长的算力需求。
③缺少法律法规:当前我国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其商业化应用将面临法律挑战。
因此,预计2025年前,智能驾驶方面依然以辅助驾驶为主、智能驾驶创新为辅,长远来看自动驾驶将是电车智能化的终局。
在线留言询价
型号 | 品牌 | 询价 |
---|---|---|
RB751G-40T2R | ROHM Semiconductor | |
BD71847AMWV-E2 | ROHM Semiconductor | |
CDZVT2R20B | ROHM Semiconductor | |
TL431ACLPR | Texas Instruments | |
MC33074DR2G | onsemi |
型号 | 品牌 | 抢购 |
---|---|---|
TPS63050YFFR | Texas Instruments | |
BP3621 | ROHM Semiconductor | |
ESR03EZPJ151 | ROHM Semiconductor | |
IPZ40N04S5L4R8ATMA1 | Infineon Technologies | |
STM32F429IGT6 | STMicroelectronics | |
BU33JA2MNVX-CTL | ROHM Semiconductor |
AMEYA360公众号二维码
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请输入下方图片中的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