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两头押宝,高通超声波指纹能否最终普及?

发布时间:2017-08-31 00:00
作者:Ameya360
来源:国际电子商情
阅读量:1848

高通新一代指纹识别技术“Qualcomm Fingerprint Sensors for Display是首款商业化以超音波技术为基础的整合式移动解决方案。除了高通之外,苹果似乎也在研究利用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实现屏幕内指纹识别。高通的屏幕内指纹识别方案要想实现量产还有一段距离。可能最快也要等到明年了。据说高通的新一代超声波指纹芯片,给了vivo首发保护期。

高通首次公开其人脸识别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对于信息安全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支付等应用更加重了对安全的需求。作为全球手机芯片的领导厂商,在安全应用方面的投入自然不小。高通日前在2017生物识别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上首次公开了其人脸识别技术。此外,高通还特别介绍了超声波指纹技术以及与之配套的硬件令牌技术。通过超声波指纹、人脸识别、机器学习以及硬件令牌,高通构建了全套完整的手机环境软硬件安全解决方案。


首先来看此次公开的人脸识别技术。其中就包括高通发布的三个图像处理模组。主要分为三类模组:最左边的是虹膜模组,中间是被动光用来做深度的运算,最右边是动作识别。

高通产品市场资深经理刘学徽表示,虹膜技术在手机业一直没推起来。通过跟手机厂商的沟通,他认为第一个原因是ID 设计的难度,做起来外观有难度,第二个原因是成本,还有一个是体验。因为它要求人在使用的时候要正对脸,在强光下会有一些影响。

被动光的模组实际上是两个摄像头,通过不同的角度差来拍摄两幅图像,最后重叠。然后算出物体到摄像头之间的距离,这个优点就是它的功耗比较低,不需要额外的光源。但是在暗光下效率会受到影响。

据传,很有可能iphone8会采用这种技术来做人脸的深度识别。还会有一张RGB的人眼识别图像,同时会通过红外光光斑来测物体各个点之间的距离。两张图合起来构成一张3D的模型,这也是未来很多厂商会采用的一个技术。

动作识别模块的缺点是在黑暗中,尤其是光线非常差的情况下效率比较低。这种模块可以实现主动的3D深度建模,在手机的前置人脸识别之外,还会用到VR、同步定位和地图的构建。 因为用户戴上VR头盔之后,用了这个技术可以迅速构建周围的环境,叠加到这个感受。这样VR用户会有一种存在感。

通过机器学习的算法来增加安全

相关阅读:从“智能手机”到“人工智能手机”,高通的机器学习算法有多牛?

通过各种生物识别传感器,手机搜集到了很多的数据和信息。这个时候不管是指纹、虹膜还是人脸识别,在具体应用的时候需要一个安全的执行环境,同时需要手机智能的判断是否需要这个安全环境。这个时候就需要采用到机器学习的相关技术。

刘学徽表示,目前最高安全要求的应用就是支付,支付现在普遍应用到trustzone技术。这个技术简单介绍一下实际上是ARM做的一个技术架构,在一个芯片中建立一个防火墙。一侧是Andori,一侧是安全操作系统。

两个操作系统不能同时运行,如果需要做一些安全操作系统的时候,切到trustzone模式。现在的指纹源文件的存放都是存放在trustzone中,包括未来的虹膜识别和人脸识别都需要这个技术做支撑。

另外还有一个技术,因为跟摄像头相关的生物识别技术越来越流行,如人脸、虹膜等,可以有一个通过保护摄像头的实现过程来实现安全。

这个过程大概是当一个应用开启影像后,系统自动切入安全模式,然后这个时候摄像头信号直接进入trustzone。在这里,虹膜进来的信号和数据跟虹膜的源文件做一个比对。比对完之后,由trustzone直接发给APP,通知比对成功。所以这是一个基于摄像头的安全功能。

生物识别+硬件令牌=双重保险

最后,谈一个技术,其实跟生物识别技术相关的。我们叫它硬件令牌的技术。大家都知道咱们在手机上做生物识别的时候,只是在识别这个人,至于设备是否安全,设备是否有危害,后台的云是不知道的。所以我们设计的技术叫做硬件令牌就是把生物识别的结果再加一维度的安全。

硬件是否安全包括上面有什么漏洞?把这个信息加在一起,这样云做风控或者更高安全要求的控制的时候,就是有一些非常好的保障。这个技术对于一些风控非常要求高的机构有很大的作用。“我们会把一些硬件级的基础数据抓出来,加密通过令牌的形式传到云端。”刘学徽表示。

苹果两头押宝,超声波指纹能否最终普及?

最后谈一下高通的超声波指纹。

简单说一下超声波指纹的原理,他是通过超声波把手指的指纹形态构建一个3D的图形,然后跟已经存在终端上的信息做比对。它的优点是通过超声波,将皮肤的密度和空气的密度一样,它对一些防水、防油、穿透性都有比较好的表现。相对于光学指纹和电容式指纹识别来说,超声波信号具有较好的穿透性,可在实现对于指纹识别的同时,能降低手指污垢、油脂以及汗水的干扰,在水下也不会对解锁产生影响。

早在2015年的时候,高通就推出了自己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2016年9推出的小米5s就是首款采用此方案的智能手机产品,这也是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首次被成功运用于智能手机上。但是识别从用户的反馈来看,其识别率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对于干手指。而且超声波指纹模组的成本也比较高。随后的小米旗舰机也没有继续采用高通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6月28日,MWC2017上海展第一天,vivo在展会期间举行了一场发布会,展示了全新的屏幕内指纹识别技术。该屏幕内指纹识别是利用了高通的新一代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相对于高通之前的隐藏式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新一代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可以放到屏幕下方,而这也意味着信号的穿透性变得更强了。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这项技术只能用在OLED屏上。因为相比OLED屏,传统的需要带背光的LCD屏模组厚度更厚,超声波信号的穿透力有限。

刘学徽表示,2022年销售的所有智能手机中将有53%包含指纹传感器,那么高通力推的超声波指纹技术能否从中分得一杯羹呢?

据刘学徽介绍,高通新一代指纹识别技术“Qualcomm Fingerprint Sensors for Display是首款商业化以超音波技术为基础的整合式移动解决方案,能侦测心跳与血流,进而改善行动类身份认证的体验”。新的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已经可以穿透1.2mm的OLED屏,或者0.8mm的玻璃,显然穿透0.2mm的OLED屏 0.5mm的玻璃盖板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现场展示的样机就是基于柔性OLED屏的vivo Xplay6的样机)。另外,其信号也可以穿透0.65mm的金属后盖,这也意味着高通的第二代超声波指纹识别可以放到金属后盖的里面,而后盖不需要开孔(可能需要减薄),就可以实现指纹识别。

除了高通之外,苹果似乎也在研究利用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实现屏幕内指纹识别。根据美国专利商标局最新公布资料显示,苹果近期也获得了一项全新的超声波生物识别技术专利。根据专利显示,苹果是将超声波生物识别感测装置在手机屏幕下方,屏幕上的覆盖玻璃的#110号区域可以当做超声波生物识别感测设备的一种输入界面。也就是说可以实现屏幕内指纹识别。

“屏下指纹现在量产可能性最大的还是光学指纹方案。”费恩格尔CEO黄昊表示:“超声波指纹识别应用到屏下,需要穿透更高的厚度,其将面临功耗和信号一致性方面的问题,并且量产难度也很大。”

迈瑞微研发总监李扬渊也表示:“超声波要实现屏下指纹识别,就必须贴到OLED屏下,一个不良,就等于是废了一个OLED屏。虽然光学的传感器也需要贴到OLED屏下,但是光学胶更容易贴,因为胶密度有差别不会导致光学效应变化,但是对于声学效应影响就很大。一个没贴好,就需要拆下来重新贴,而这就会很容易损坏OLED。”

显然,相对于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来说,屏下的超声波指纹识别的量产难度更大,不良率也会更高一些。而且,相对于利用屏幕自身光源的屏下光学指纹识别,屏下超声波指纹识别则是主动式感应,其本身的功耗就比较高,如果要保持持续的工作状态,那么功耗将会更高。

接下来超声波指纹技术是否普及似乎主要看苹果的选择,作为手机行业标杆,一旦苹果选择在iPhone 8上采用光学指纹识别,那么必将带动整个光学指纹产业链的快速成熟。当然,高通作为手机业内具有影响力的厂商,如果能够解决量产、功耗以及成本方面的问题,相信这种技术仍将占有一席之地。据了解,这项新的屏幕内指纹识别技术目前已经可以商用,将支持骁龙800系列以及骁龙600系列处理器的手机。不过,高通的屏幕内指纹识别方案要想实现量产还有一段距离。可能最快也要等到明年了。据说高通的新一代超声波指纹芯片,给了vivo首发保护期。

(备注:文章来源于网络,信息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线留言询价

相关阅读
苹果iPhone 17核心供应链揭秘,A股核心供应商名单出炉!
  9月10日凌晨,苹果召开秋季新品发布会。苹果发布iPhone 17、iPhone 17 Pro、iPhone 17 Pro Max;以及史上最纤薄iPhone——iPhone Air。  据多家权威机构透露,苹果公司计划量产近1亿部iPhone 17系列手机。这一数字远超去年同期水平,机构分析指出,iPhone 17系列预计将在AI功能、影像系统、外观设计等方面迎来重大升级,这极有可能驱动一轮前所未有的“超级换机潮”。  总所周知,支撑起IPhone17的成功打造,离不开其强大的供应链体系。销往美国的iPhone17主要由印度工厂生产组装,而中国大陆仍是全球市场的核心供应地——从材料研发到整机组装,从芯片封装到影像模组等等,都是中国供应链的精密协作。  AMEYA360就苹果产业链及涉及供应商进行了部分总结,具体内容如下:  核心制造与代工  工业富联:  母公司为苹果最大代工厂富士康,主要负责精密金属结构件的制造,是iPhone生产的“基础设施”,业绩与iPhone销量高度绑定。  承担了 iPhone 传统机型以及折叠屏机型的整机组装,还为iPhone 17提供精密结构件,并且为苹果AI基础设施提供高端AI服务器代工。  立讯精密:  苹果产品线覆盖最广的代工厂,从零部件到整机代工的超级平台,深度供应无线充电、声学器件、线性马达等模组。  承接iPhone17全系列代工,生产Apple Watch Series 10,以及为苹果Vision Pro头显的独家组装商;为苹果提供智能声学终端组件;持续为苹果供应连接器、线缆等精密零部件,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比亚迪:苹果电池模组核心供应商,切入多品类供应链。  关键零部件  领益智造:  精密功能件龙头,覆盖多品类苹果产品结构件,产品线极广,包括磁材(MagSafe核心)、散热、充电器等iPhone中大量不可或缺的“小零件”。  为苹果提供几千种模组件和零部件,产品覆盖Mac,iPhone,iPad,AirPods等终端。为iPhone 17提供散热解决方案,具备热管、空冷散热模组、导热垫片、导热胶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能力及系统性散热解决方案。  蓝思科技:超瓷晶玻璃全球独家供应商,折叠屏UTG技术领先,为iPhone提供前后盖板玻璃及蓝宝石材料,并且供应高导热铝合金中框。  京东方A:国内面板龙头,已为iPhone标准版供应OLED屏幕。值得注意的是,京东方也同步为华为Mate XTs供应超薄柔性玻璃(UTG),形成“双品牌技术储备”  鹏鼎控股:  iPhone主板及软板全球龙头,A系列芯片封装核心合作方。  为苹果iPhone 17系列提供印制电路板(PCB),具体包括柔性电路板(FPC)、高阶HDI板和SLP(类载板) 等。iPhone 17系列在AI化方面,单机PCB用量有所增加,价值量进一步提升。  东山精密:为苹果iPhone 17系列提供柔性电路板(FPC),是苹果FPC的第二大供应商。iPhone 17系列新推出的SLIM超薄机型使用了更多且技术难度更高的FPC,带来了价值和用量提升。同时在精密金属结构件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技术组件  歌尔股份:AirPods声学模组独家供应商,为iPhone系列和AirPods提供扬声器、麦克风等声学组件和模组。VR/AR代工领先。  精研科技:折叠屏铰链全球独家供应商,MIM精密零部件技术。  水晶光电:  红外滤光片全球龙头,AR光学方案适配Vision Pro,为iPhone供应摄像头用的滤光片和实现Face ID功能的衍射光学元件。  作为苹果在光学元器件领域的核心供应商,公司参与了大客户(指苹果)诸多新产品的研发进程,为其产品成像、感知和投影系统提供不同元器件产品。为iPhone Pro系列提供四重反射棱镜。  设备与材料  赛腾股份:苹果自动化检测设备核心供方,为iPhone系列提供自动化检测设备、自动化组装设备、治具类产品,应用于终端产品整机的组装和检测环节,并已纵向延伸至前端模组段、零组件的组装和检测等环节。  隆扬电子:电磁屏蔽膜技术垄断,MacBook份额超40%。  恒铭达:防水结构件独家供应商,接口密封技术壁垒高。  杰普特:国内领先的光电精密检测提供商。  半导体与载板  深南电路:IC载板国产化核心,AIP天线模组基板认证通过。  胜宏科技:作为高端HDI PCB供应商,成功切入iPhone Air超薄机型主板供应链。  环旭电子:全球SiP封装龙头,供应AirPodsPro2的SiP模组,全球首发iPhone17全系eSIM模组,替代实体SIM卡趋势带来技术溢价  新兴领域  欣旺达:消费电子电池模组创新者,快充技术领先。iPhone采用欣旺达独家的“纳米硅+硬碳”负极材料,充电速度提升30%,循环寿命延长至1200次。  闻泰科技:摄像头模组主力供方,Vision Pro传感器技术突破。  统联精密:折叠屏转轴组件核心供方,精密金属加工技术独特。  值得一提的是,从苹果A股各大龙头供应商来看,各自新的业务增长点出现了差异化,例如立讯精密在加强与苹果的代工服务之际,同时布局AI产业链,而富士康更是成为AI服务器等AI产业链的主要受益者,歌尔股份则加强在XR领域的布局,领益智造、蓝思科技则加强在机器人的布局。
2025-09-16 14:31 阅读量:1405
苹果发布新机,搭载3nm A19等四款芯片!
  今日,苹果发布了四款全新 iPhone 机型,同时推出了为这些设备赋能的新一代处理器芯片。此外,该公司还带来了全新的网络芯片和蜂窝芯片。此次发布会共有四款新机型及四款新芯片亮相。  这四款机型包括 iPhone 17、iPhone Air(采用 5.6 毫米超薄设计的全新机型)、iPhone 17 Pro 和 iPhone 17 Pro Max。  基础款 iPhone 17 将搭载 A19 系统级芯片,其余机型则配备性能更强的 A19 Pro 芯片。这些芯片很可能采用台积电最新的 N3P 制程工艺,预计苹果即将推出的 iPad 和 Mac 系列 M5 芯片也将使用该工艺。  A19 芯片  A19 芯片搭载六核 CPU 和五核 GPU。处理器包含四颗效率核心和两颗性能核心,其 GPU 持续推进硬件加速光线追踪、网格着色和 MetalFX 超分辨率技术的发展。  A19 Pro 芯片  A19 Pro 芯片将为 iPhone Air 及 iPhone 17 Pro 系列机型提供动力。与 A19 一样,其六核 CPU 采用两颗性能核心和四颗效率核心的组合。性能核心优化了分支预测能力并提升了前端带宽,而新的效率核心末级缓存容量增加了 50%。  iPhone Air 搭载的五核 GPU 支持第二代苹果动态缓存技术,具备更快的浮点运算能力和更优的图像压缩性能。每颗 GPU 核心均配备独立神经加速器,苹果称这使其在 iPhone 中实现了 MacBook Pro 级的性能表现。  iPhone 17 Pro 和 Pro Max 则配备更强的六核 GPU,苹果承诺其持续性能较前代提升 40%。  iPhone 17 Pro 和 Pro Max 通过一体化机身内的全新散热系统为芯片降温,这将有助于散热,避免重蹈 2023 年 iPhone 15 Pro 发布初期的发热问题。  该散热系统采用填充去离子水的均热板,可将热量分散至整个系统。苹果表示,铝合金一体化机身的散热效率是 iPhone 15 Pro 和 16 Pro 所采用钛金属的 20 倍。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并未对比 iPhone Air 搭载的 A19 Pro 与 17 Pro 系列机型的芯片差异 —— 后者配备均热板和额外的 GPU 核心。  N1 与 C1X 芯片  苹果正持续拓展其手机芯片的自研布局。在 iPhone Air 上,苹果搭载了自研网络芯片 N1,该芯片支持 Wi-Fi 7、蓝牙连接和 Thread 协议,且全系最新 iPhone 均配备这颗 N1 芯片。  与 iPhone Air 的 A19 Pro 芯片相配合的是苹果设计的 N1 芯片,其负责无线连接功能,包括 Wi-Fi 7、蓝牙 6 和 Thread 支持。苹果表示,这种集成芯片设计将为 AirDrop 和个人热点等功能带来性能和能效提升。  苹果还宣布升级自研 C1 调制解调器(首次在 iPhone 16e 中亮相),新一代 C1X 调制解调器性能提升可达 2 倍,但仍不支持高带宽、大容量的毫米波技术。iPhone 17 和 17 Pro 系列仍采用高通 5G 调制解调器,因此保留毫米波支持。苹果同时强调 C1X 的能效也有所提升。  iPhone 17、iPhone Air、iPhone 17 Pro 价格与上市信息  所有机型均将于周五开启预售,9 月 19 日正式发售。iPhone 17 起售价 799 美元,iPhone Air 起售价 999 美元,iPhone 17 Pro 和 Pro Max 起售价分别为 1,099 美元和 1,199 美元。全系机型标配 256GB 存储,17 Pro Max 首次提供 2TB 版本。  除 iPhone 外,苹果今日还发布了 AirPods Pro 3、Apple Watch Series 11、Apple Watch SE 3 及 Apple Watch Ultra 3。
2025-09-10 14:35 阅读量:357
苹果或放弃自主研发5G调制解调器芯片
苹果A17处理器性能单核提升59%
  • 一周热料
  • 紧缺物料秒杀
型号 品牌 询价
MC33074DR2G onsemi
BD71847AMWV-E2 ROHM Semiconductor
RB751G-40T2R ROHM Semiconductor
TL431ACLPR Texas Instruments
CDZVT2R20B ROHM Semiconductor
型号 品牌 抢购
IPZ40N04S5L4R8ATMA1 Infineon Technologies
ESR03EZPJ151 ROHM Semiconductor
BP3621 ROHM Semiconductor
STM32F429IGT6 STMicroelectronics
TPS63050YFFR Texas Instruments
BU33JA2MNVX-CTL ROHM Semiconductor
热门标签
ROHM
Aavid
Averlogic
开发板
SUSUMU
NXP
PCB
传感器
半导体
相关百科
关于我们
AMEYA360微信服务号 AMEYA360微信服务号
AMEYA360商城(www.ameya360.com)上线于2011年,现 有超过3500家优质供应商,收录600万种产品型号数据,100 多万种元器件库存可供选购,产品覆盖MCU+存储器+电源芯 片+IGBT+MOS管+运放+射频蓝牙+传感器+电阻电容电感+ 连接器等多个领域,平台主营业务涵盖电子元器件现货销售、 BOM配单及提供产品配套资料等,为广大客户提供一站式购 销服务。

请输入下方图片中的验证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