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份国内手机<span style='color:red'>出货量</span>同比下降16.6%
IDC:全球平板电脑<span style='color:red'>出货量</span>连跌13个季度
2月6日消息,据外媒报道,市场调查公司IDC公布最新数据显示,平板电脑市场现在已经连续13个季度下跌。2017年第四季度同比下降7.9%,全球出货量为4960万台,而去年同期为5380万台。唯一的好消息是,2017年的下滑幅度没有达到两位数,不像2016年那样。IDC统计了平板电脑和可拆卸设备的出货量,这意味着也包括了配有键盘的平板电脑。苹果平板电脑出货量在本季度依然保持第一的位置,但亚马逊首次超越三星位居第二。排名前五的供应商占了69.6%的市场份额,高于去年的61.3%。苹果的出货量基本持平,但由于整体平板电脑市场的下滑,苹果的市场份额再次增长(了2.3个百分点。该公司之所以能够保持领先地位,主要得益于价格较低的iPad和更新的iPad Pro。2017年第四季度五大厂商平板电脑出货量、所占市场份额数据亚马逊的平板电脑出货量增加了250万台,增幅为6个百分点。假日季通常是该公司销售最强劲的季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平板电脑季度出货量首次超过三星。IDC解释说,这可能是因为其实行大幅打折策略,并将智能助手Alexa引入最新平板电脑上。三星的平板电脑出货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0万台,最终下降了0.8个百分点。IDC的数据显示,可拆卸平板电脑在其投资组合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但这些收益依然无法弥补平板电脑出货量下滑带来的损失。三星的低成本Tab A和Tab E系列正受到挑战,因为供应商承诺转向前景更好的可拆卸设备。亚马逊并不是唯一一家在平板电脑市场上取得成功的公司。华为超过联想位列出货榜第四位,双方出货量都约为300万台。2017年全年五大厂商平板电脑全球出货量、所占市场份额数据鉴于同样的平板电脑销售趋势贯穿整个2017年,IDC的数据并不令人感到惊讶。换句话说,与智能手机相比,平板电脑的替换周期仍更接近传统个人电脑,而可拆卸平板电脑是唯一能看到销量增长的产品,这对苹果和微软来说都是个好消息。IDC移动设备高级研究分析师吉特什路·乌布拉尼(Jitesh Ubrani)表示:“到目前为止,可拆卸设备市场的大部分发展轨迹都要归功于微软和苹果在美国推销自己的产品。然而,这种产品的持续成功取决于其他个人电脑厂商是否愿意参与进来,更重要的是,其他国家的消费者是否愿意将采用新的形式因素。”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18-02-07 00:00 阅读量:1432 继续阅读>>
2018年半导体<span style='color:red'>出货量</span>将超过1兆颗
根据2018年IC Insights最新数据,2018年半导体产品出货量(集成电路和光电组件、传感器/致动器与离散半导体组件,或OSD器件)预计将增长9%,首次突破万亿颗。IC Insights预计2018年半导体出货量预计将攀升至10751亿颗,相当于全年增长9%。从1978年的326亿颗到2018年,全球半导体40年来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预计为9.1%。在短短的四年时间内(2004-2007),半导体出货量从4000亿颗成长到6000亿颗,之后在2008年和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半导体出货量大幅下滑,在2010年又以25%的成长率大幅回升,并在2017年显示出又一个强劲的增长(14%的增长),总出货量超过9000亿颗。在所显示的时间段内,半导体单位增长最大的年度增幅是1984年的34%,在网络泡沫破灭之后,2001年的最大降幅是19%。全球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导致2008年和2009年半导体出货量下滑,这是半导体行业连续几年唯一一次出货量下滑。而2010年半导体行业的增长率为25%,是整个时期的第二高增长率。预计全部半导体出货量的百分比将继续偏向O-S-D器件。在2018年,预计O-S-D器件占半导体器件总数的70%,而集成电路器件的比例为30%。三十年前的1980年,O-S-D器件占半导体器件的78%,IC占22%。预计2018年半导体产品出货量增长率最高的是那些在智能手机、汽车电子系统以及有助于建立物联网的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件。2018年快速增长的IC单元类别包括:工业/其他应用专用模拟(增加26%);消费类专用逻辑(增长22%);工业/其他专用逻辑(22%);32位微控制器(21%);无线通信专用模拟(18%)和汽车专用模拟(17%)。在O-S-D器件中,CCD和CMOS图像传感器、激光发射器以及各种类型的传感器产品(磁、加速度、偏航、压力和其他传感器)预计将在今年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18-01-29 00:00 阅读量:1779 继续阅读>>
传OV印度损失近万家销售网点,Q1<span style='color:red'>出货量</span>同比下降20%
OPPO、vivo这对姐妹花今年似乎放慢了前进的步伐。近日媒体报道称,OPPO、vivo不仅在印度市场削减零售商40%的利润分成,导致两者分别失去销售网点近万家,且还传出今年第一季度出货量预估同比下滑20%......削减印度零售商40%利润据印度媒体《经济日报》报道,OPPO、vivo在印度分别拥有近7万家销售网点,出于盈利方面的考虑,OV把提供给当地手机零售商的利润分成砍掉了40%以上,引发了社区店铺和手机连锁店的不满,当地市场人士称OV已经分别失去销售网点近万家。据悉,OV已经把提供给大型手机连锁店的利润分成从之前的23%~25%,降至14%~15%,把提供给独立手机零售店的利润分成从15%~16%,降至5%~6%。相关信息也显示,OPPO印度公司的发言人已经确认了这一调整的真实性,并表示自从2017年7月1日印度开始实施新的GST税制后,一些店面便不能再销售手机,OPPO自身在印度的策略也要逐步转向中高端市场。vivo的印度发言人则否认了经销商渠道减少的说法,还声称2018年要开更多新店。OV相关人士均向《中国经营报》透露称,前述关店数据准确性存疑,但未来公司将在印度主推15000卢比(约合人民币1500元)以上价位的中高端产品。此前有消息称,2017年OV在印度市场投入高达220亿卢比(约合人民币23.6亿元)的资金,意图以远高于三星及其他竞争对手的营销费用来抢占市场,这一疯狂砸钱的举措也被认为是OV向印度市场发起总攻的冲锋号。考虑到印度市场的消费能力,OV还将产品区间锁定在6000卢比(约合人民币600元)至20000卢比(约合人民币2000元)这一价位,这一区间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占比为78%。高额的营销投入也为OV带来了不错的市场反响。据IDC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印度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达3900万台,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40%;其中vivo、OPPO出货量同比增长153%、81%,市场占比为8.5%、7.9%,分列榜单的四、五名。但与国内市场的老对手三星、小米相比,OV的这份成绩单便有些相形见绌。期内小米追平了三星在印度市场的出货量,二者均以23.5%的份额并列榜单第一名。另外,从IDC公布的数据来看,从2016年四季度至2017年三季度期间,OV的市场份额总和一直在16%至21%之间波动,而以线上渠道为主的小米市场份额却从10.7%增长至23.5%;2017年第三季度电商渠道出货量达到1300万台,占出货总量的三分之一,而OV也分别有发力印度线上市场的举措,这或许是此次OV下调零售商利润分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第一季度出货量将同比下滑20%除了印度市场发生变化外,手机芯片供应链传出,受库存调整影响,OPPO和vivo今年第一季出货预估量约较去年同期下滑两成,加上新机递延影响第二季成长幅度,整体上半年应会较淡。2016年底时,华为、OPPO、vivo纷纷乐观看待2017年智能手机的成长力道,不仅华为出货量目标上看1.6亿台,OPPO和vivo也都释出至少1.4亿台的出货量高标,年增率都是三、四成起跳。然而,2017年全年智能手机市况均不如预期,尤以旗舰机种卖不动的现象最明显,手机厂一路下修全年出货量,除华为去年出货量接近1.6亿台外,第二大厂OPPO预估不到1.1亿台,vivo也降到1亿台以下。据近期GFK和IDC等市调机构给出的数据显示,2017年OPPO、vivo的出货量当中估计分别有70.5%、76.0%是在国内市场完成,2017年在国内市场OPPO和vivo的出货量分别为7756万台、7223万台,同比增速分别为-1.1%、4.4%,这与它们2016年的同比增速分别109%、近一倍是天地之别。由于2017年下半年新机卖不动,连带影响手机厂今年第一季对零组件的拉货动能,市场早已传出OPPO、vivo纷纷针对旗舰机种下修拉货量三到五成,库存修正会持续到2月。日前,手机芯片供应链进一步传出,OPPO今年第一季度提供给零组件厂的出货预估为2000万台,vivo为1500万台,对照2017年同期分别在2600万台和1900万台,年衰退幅度二到三成。手机芯片供应链指出,时值库存去化期间,OV两大手机品牌厂上半年新机将递延到5至6月间发表,受递延效应影响,第二季度拉货力道回升幅度也不会太大。全年来看,手机芯片供应链估今年第一季度衰退幅度较高,若下半年无法急速追赶,原本这两年扮演成长引擎的OV姐妹花今年将面临衰退压力,对相关手机零组件供货商不利,必须仰赖新兴市场补足缺口才行。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18-01-23 00:00 阅读量:1671 继续阅读>>
2017年全球PC<span style='color:red'>出货量</span>连续第六年下滑
全球PC出货量在2017年再次下滑,但却是PC出货量自2011年以来最稳定的一年。不过,值得注意的是,PC正变成更专业化的、目的导向的装置……目前,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全球个人计算机(PC)出货量在2017年连续第六年下滑,不过市场观察人士对于在这一年第四季的表现持不同意见。IDC估计,2017年第四季PC出货量略有增加(不到1%),而其竞争对手Gartner的统计则显示下降了2个百分点。两家公司估计有所差距的部份原因在于其定义PC类别的方式不同。例如,Gartner在估计时并未包括Chromebook。不过,两家公司均同意PC出货量在2017年总体再次下滑,Gartner预计下降2.8%,而IDC则称年度下滑约0.2%。尽管如此,两家公司都表示仍在这样的结果中看到了希望。IDC表示,2017年是PC出货量自2011年以来最稳定的一年——2011年是至今全球PC出货量仍有成长的最后一年。IDC追踪个人运算装置市场的研究经理Jay Chou在新闻稿中表示:“第四季的业绩显示,PC在零售和消费市场方面的困难环境中取得了一些突破。”Chou表示,日益增加的电池寿命、高可移植性以及具备其他先进功能的PC数量日益成长,让消费者必须先认真审视被技术颠覆后的PC,才能决定何时从口袋里掏钱购买。“但是,整体PC市场仍然极具挑战。”据Gartner首席分析师北川美佳子(Mikako Kitagawa)称,第四季PC出货量受美国市场急剧下滑拖累,抵消了亚太地区、日本、拉丁美洲和欧洲的成长。北川美佳子透过新闻发布指出,“第四季的业绩再次证实,PC不再是受欢迎的节日礼物。但这并不表示PC将从家庭中消失。”北川美佳子表示,PC将变成更专业化的、目的导向的装置。她说:“PC买家将更看重质量和功能,而不是仅寻找最低价格的产品,这将提高PC的平均销售价格(ASP),并在长期内提高盈利能力。但是,要达到这一时间点,市场将不得不经历由于PC用户减少而引起的萎缩阶段。”Gartner和IDC一致认为,惠普(HP)是第四季和全年最大的PC供货商,市占率超过20%。这两家公司的第四季和全年排名预测中,都是联想(Lenovo)第二、戴尔(Dell)第三。编译:编译:Luffy Liu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18-01-17 00:00 阅读量:1476 继续阅读>>
2021年穿戴式设备<span style='color:red'>出货量</span>将超2亿支
IDC预测,穿戴式装置出货量将以18.4%的年复合成长率(CAGR)成长,从今年的1.132亿支快速增加,预计将在2021年时增加到2.223亿支。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的调查资料,随着手表取代健身追踪器成为最畅销的热门商品,穿戴式电子装置出货量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成长一倍以上。 IDC预测,在2017年至2021年之间,穿戴式装置出货量将以18.4%的年复合成长率(CAGR)成长,从今年的1.132亿支快速增加,预计将在2021年时增加到2.223亿支。该公司指出,由于有越来越多的供货商——特别是时尚品牌——加入,以及内建蜂巢式网络连接功能,使得手表日益普及,预计手表的出货量——包括智能手表和基本款,将从6150万支快速增加到1.495亿支。 同时,诸如Fitbit Charge和小米(Xiaomi) Mi Band等健身追踪器,曾经是是穿戴式装置发展初期的主要产品类别,接下来预计将以低于个位数的百分比成长。 IDC穿戴式装置团队研究经理Ramon T. Llamas表示:“明日的穿戴式装置将会变得更加全面、功能更齐全,而且涵盖健康与健身、通讯以及生产力。实际上,这将使今天的穿戴式装置看起来变得古怪,而且会加速新一代产品的升级和替换。” Llamas指出,在未来几年内,电子公司还将推出更多更智能穿戴产品。而像一般耳机和衣服这种“原始的穿戴品”将会变得更加智能,增添健康和健身追踪等功能。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17-12-28 00:00 阅读量:1617 继续阅读>>
<span style='color:red'>出货量</span>暴增超5倍!无线充电市场彻底被苹果带火了
无论iPhone8/8 Plus及iPhone X遭受多少争议,无线充电市场却真的彻底被带火了。 9月,苹果一口气推出了iPhone 8/8 Plus、iPhone X三款新品,这三款新品均首次搭载了无线充电,作为手机行业技术的风向标,这次苹果再次发挥了其在电子领域的超强“带货”能力,带动国内无线充电市场出货量倍增,市场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现象...... 出货量增长5~6倍 “苹果iPhone8及iPhone X发布后,无线充电市场可以说是出现井喷式增长。”国内无线充电芯片厂商劲芯微电子总经理邵礼斌在接受《国际电子商情》采访时说。 据了解,劲芯微是目前国内芯片出货量最大的厂商,出货量早已超过KK(百万)级。邵礼斌向笔者透露,苹果新机发布后,劲芯微整体出货量增长了5~10倍。 出货量剧增的情况同样出现在另一家芯片厂商上。 伏达半导体销售总监温斌告诉笔者,今年7月份之前,伏达半导体整体出货量并不大,但8月份至今这几个月来,公司出货量激增,11月份预计可出货超过700K。 “根据我从业内了解到的数据,现在整个市场比之前(苹果新机发布前)增长了约5~6倍,明年还会继续成长数倍。”温斌说。 温斌向笔者表示,他可明显感受到,苹果新机发布后,整个市场的热度、参与的玩家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状态,如今已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无线充电产业中来。 无线充电市场的瞬间成长,似乎让产业链有点措手不及,尽管整个产业链等待且筹备已久,但在短短两三个月内出现数倍增长,还是出乎业内人士的意料。 “大家其实都没有预料到这个市场会有这么大的增长,现在市场需求非常强烈,但供应链其实还没准备好,产能、器件等均有所不足,目前有一些供不应求的感觉。”邵礼斌表示,如果准备充足,整个市场增长恐怕将更大。 一方面需求激增、产业链准备不足,另一方面,电子元器件如电容、MOS管及线圈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货,如今无线充电市场存在供应缺口。 与此同时,无线充电激增的需求也对供应链造成了压力,此前消息传出,104 NPO电容价格因无线充电需求而爆涨,涨幅达到10倍。 据邵礼斌观察,目前国内无线充电产业链企业均在扩产,且低端市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价现象。 发射端市场已爆发接收端的春天在明年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内厂商出货量集中在发射端,即无线充电板、背夹等配件市场。 “我估计目前国内整个充电板市场出货量规模至少达每月5KK~6KK,很快能达到千万级。”邵礼斌表示,在他看来无线充电的市场整体出货量也与这个数字相近,因为国内现阶段出货以发射端为主,而发射端绝大部分出货量则集中在充电板,目前,劲芯微在发射端与接收端的出货比例为10:1。 温斌的预估相对保守,他认为充电板市场整体出货量应该在每月2.5KK~3KK间,他相信明年可达每月8KK~10KK。 但是,国内发射端市场已爆发,接收端的春天还会远吗? 无线充电接收端的应用场景众多,如手机、可穿戴设备、家电、汽车等,但智能手机是其最主要的出货形式。据IHS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无线充电接收端出货量达到2.05亿部,其中有1.6亿部来自于智能手机,所以接收端市场正等待着智能手机的出货带动。 据了解,国内无线充电接收端在如汽车电子等大功率产品方面已有少量出货,但大部头智能手机方面目前以苹果和三星为主,国产手机绝大部分处于设计期,设计周期大多在6~8个月,尚未实现真正的出量。产业链消息称,小米、华为、金立、荣耀、vivo、金立等国产手机均已投入无线充电产品预研。 “国内手机接收端将会集中在明年初,最近年底可能也将有搭载无线充电的手机新品发布。”邵礼斌如是说,他表示手机接收端芯片是劲芯微的重点,“我们接收端有和几家品牌合作,目前已有少量出货。” 温斌同样认为,最快明年Q1、Q2就会有国产手机推出无线充电手机新品,慢的话在明年后半年也将陆续推出。 温斌向笔者透露,伏达半导体与其投资方、苹果供应商东山精密配合做了一款接收端模组,并打算以这款产品打入手机市场,“目前国内手机品牌我们都有在接触,并已在某些手机品牌及方案商进行设计,我们有信心明年6月份前这款芯片会在手机上实现量产。” 可预见的是,随着苹果、三星及国产手机的持续推进,无线充电将逐步从智能手机想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医疗设备、汽车等多方面渗透,届时发射端和接收端的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产业链现状:野蛮生长、资本入局 热度足够、需求已至,那么国内无线充电产业链企业是否已足够成熟?答案是否定的。 无线充电产业链可分为芯片、磁性材料、充电线圈、模组制造和方案设计五大环节,目前国内以线圈及模组制造两大环节的企业居多,如今随着无线充电的火热,产业链吸引了各路玩家加入。 据悉,其中方案设计和电源芯片环节技术壁垒高、利润高(大概各占无线充电产业链利润的30%),目前以国外企业为主,磁性材料和传输线圈环节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同时拥有中外玩家,利润占比各为20%和14%。模组制造环节技术壁垒和利润相对较低,主要参与者为国内厂商,厂商利润占比仅为6%。目前国内如信维通信,可实现方案模组一体化解决方案。 “今年大家都在野蛮生长、迅速壮大,国内市场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但行业目前尚未形成规律,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生态。”温斌说。 在他看来,目前产业链整体上升,尚未发展到厂商相互挤压生存空间及利润的阶段,但随着市场规模逐渐扩大,从明年Q2、Q3开始,产业上下游都将会出现洗牌现象,产业链也将随之逐渐进入有序稳定的状态。 邵礼斌表示,现在已有很多以前不属于无线充电领域的企业加入,包括也有不少抱有投机心态的企业,相信明年行业整体集成度将越来越高,竞争也将更加激烈,系统成本也将有所下降,届时或将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因为现在大家都无线充电市场都抱有很高的预期。 在无线充电行业的各路玩家中,可频繁看到国内上市公司的踪迹,无线充电产业受到了资本领域的重大关注。 目前,国内如顺络电子、合力泰、京泉华、信维通信、立讯精密、硕贝德等一系列上市公司均已加码布局无线充电,从这些上市公司的信息中可见,国内投资机构及上市公司本身均相当看好无线充电市场的发展前景,机构资金也大规模布局无线充电相关概念股。 以下是数家相关上市公司近期在无线充电领域的最新信息: 京泉华:已有无线充电技术储备供应部分境外客户 京泉华主营磁性元器件、电源及特种变压器研发、生产及销售业务。11月13日京泉华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的定向式无线充电技术主要供应部分境外客户的定制化产品;目前公司已有相关技术储备,会随着下游行业客户的业务需求作出相关规划。 信维通信:提供FC+支付+无线充电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信维通信是国内小型天线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11月11日,信维通信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布局的无线充电业务,主要是围绕着大客户的手机支付需求,向客户提供NFC+支付+无线充电一体化的解决方案。目前信维通信拥有国家级的射频测量实验室,同时还在相关的新材料方面持续投入研发,具有在无线充电领域提供测试、研发、设计及制作等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优势,可针对客户不同价位的机型提供相应的无线充电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顺络电子:十分看好无线充电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 顺络电子是国内电感细分领域龙头企业,11月7~8日,顺络电子在隆源投资、大业信托、金元证券等10家机构的调研中表示,顺络电子可提供无线充电发射端、接收端线圈产品,以及配套提供功率电感、大电流电感、温度传感器等产品,可应用于手机、智能终端、消费类产品、汽车电子等应用领域;公司的产品具有小型化、自动化、一致性高等特点,市场空间较大,公司一直在持续推动,市场份额在逐年提升,十分看好无线充电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 硕贝德:已具备批量供应手机无线充电器的技术 硕贝德主营业务为无线通信终端天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0月10日,硕贝德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已具备批量供应手机无线充电器的技术。9月,硕贝德则在互动平台上表示,其无线充电产品已应用由于部分手机品牌。 小结 出货量数倍增长、各路玩家加入、资本追捧,种种迹象表明,无线充电市场的风口已至,但谁将成为那风口上的猪?明年或可见分晓。
关键词:
发布时间:2017-11-27 00:00 阅读量:1504 继续阅读>>
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10月<span style='color:red'>出货量</span>下降9.8%
近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2017年10月国内手机市场运行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10月份,我国4G手机出货量3582.8万部,上市新机型50款,同比分别下降7.8%和28.6%,占比分别为93.8%和78.1%。 一、手机市场总体情况 2017年10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3818.1万部,同比下降9.8%;上市新机型64款,同比下降17.9%。1-10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4.05亿部,上市新机型887款,同比分别下降8.3%和27.4%。 二、4G手机发展 2017年10月,4G手机出货量3582.8万部,上市新机型50款,同比分别下降7.8%和28.6%,占比分别为93.8%和78.1%。1-10月,4G手机出货量3.81亿部,上市新机型701款,同比分别下降6.4%和32.9%,占比分别为94.1%和79.0%。 10月份出货的4G手机中,全网通手机占比91.8%。从4G手机支持的网络制式来看,FDD、TD-SCDMA、WCDMA、cdma2000网络制式的占比分别为98.8%、99.6%、98.6%、92.0%。 三、国内外品牌构成 2017年10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3193.4万部,同比下降15.4%,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83.6%;上市新机型61款,同比下降17.6%,占同期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95.3%。1-10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3.63亿部,同比下降8.2%,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89.6%;上市新机型829款,同比下降28.6%,占同期国内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93.5%。 四、智能手机发展情况 2017年10月,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580.6万部,同比下降8.1%,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93.8%,其中Android手机出货量2877.1万部。1-10月,智能手机出货量为3.81亿部,同比下降7.1%,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93.9%,其中Android手机出货量3.17亿部。 2017年10月,上市智能手机新机型50款,同比下降28.6%,占同期手机新机型总量的78.1%,支持Android操作系统的45款。1-10月,上市智能手机新机型689款,同比下降34.4%,占同期新机型数量的77.7%,其中支持Android操作系统的524款。
发布时间:2017-11-17 00:00 阅读量:1513 继续阅读>>
2017上半年全球蜂巢式IoT达5亿个,芯讯通IoT模块<span style='color:red'>出货量</span>第一
2017年上半全球前五大蜂巢式IoT模块业者合计出货量,占所有业者总出货量的65%;前五大业者合计营收,则是占了整体市场规模的85%。 蜂巢式(Cellular)电信连网模块具有将各不同平台装置,安全且可靠的与互联网相连的能力。是以该模块在由先前单纯M2M连结,转向物联网(IoT)或智能物联网(Intelligent Internet of Thing)的发展上,扮演了重要角色。调研机构Counterpoint表示,蜂巢式IoT模块具有降低成本,与扩大解决方案范围等多项优点,这使得该模块市场近年呈现蓬勃成长。尤其是随着蜂巢式通讯技术不断发展,更是大幅提高了频谱效益,和资源利用。虽然2017年上半传统2G/3G/4G蜂巢式模块出货规模仍占整体蜂巢式模块出货规模的90%,但随着功耗与成本更低,并且具有远程蜂巢网络连接能力的新一代低功耗广域网络(LPWAN)技术进入市场,如窄频物联网(NB-IoT)模块与LTE Cat-M等,预计在中短期内,蜂巢式模块市场组成就会快速发生变化。 资料显示,全球蜂巢式IoT连接数历经约10年的发展与成长后,在2017年上半达到5亿个。预估未来2~3年内,连接数将会再增加5亿个。而为满足连接数增加的需要,蜂巢式IoT模块市场需求将会快速扬升,尤其是在低功率应用上对LPWAN模块的需求,以及在如连网汽车等应用方面对4G/5G模块的需求。 除了蜂巢式IoT模块外,如Sigfox与LoRaWAN等其它非蜂巢式LPWAN连网技术也会在超低功耗、低成本,以及较小范围部署应用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在此种情形下,预期不少业者将会采取结合蜂巢式与非蜂巢式连网技术的营运策略,然后针对实际应用类型和规模,进行不同的IoT连结技术部署。就业者而言,2017年上半全球前五大蜂巢式IoT模块业者合计出货量,占所有业者总出货量的65%;前五大业者合计营收,则是占了整体市场规模的85%。 其中大陆芯讯通无线科技(SIMCom Wireless)藉著售价实惠的2G/3G模块,在蜂巢式IoT模块出货量上位居其它业者之冠,出货占比为23%。但是就营收而言,芯讯通仅排名第四,占整体市场规模11%。随着该公司最新低功耗LTE Cat M1解决方案,已于取得美国电信业者Verizon Wireless认证,芯讯通也在向北美和LTE IoT市场进军上,向前跨出了一大步。 出货量排名第二的是加拿大业者Sierra Wireless,出货占比为17%。然就营收而言,Sierra以占比32%居各业者之冠。Sierra的AirPrime AR系列嵌入式模块,与Legato平台将于2018年起为福斯汽车(Volkswagen)提供汽车连网服务。此外Sierra也宣布推出首款LTE Advanced Pro嵌入式模块,以及新一代NB-IoT模块。预估新产品在2018年初取得电信营运商T-Mobile的认证。 英国业者Telit Communications则是以出货占比11%,以及营收占比16%,同时名列第三。该公司日前表示,Cat-NB1模块已在接受T-Mobile测试。预计2018年中该模块就能展开部署。出货量排名第四的是荷兰业者Gemalto,出货占比为9%。就营收而言,Gemalto排名第二,占整体市场规模的18%。 该公司Cinterion LTE Cat. M1解决方案具有优异的网络效率和使用简单性,不但可以为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Communication;MTC)提供LTE连网能力,并且可以节省功耗,使电池寿命长达10年以上。至于历经芯讯通收购失败的瑞士业者U-blox,2017年上半蜂巢式IoT模块出货占比为5%,营收占比为8%,名列第五。U-blox预计SARA R410M模块将于2018年初取得T-Mobile认证,并可望在2018年中正式推出。 再就前五大蜂巢式IoT模块业者出货量年增率而言,2017年上半芯讯通出货量年增率高达122%,Sierra也年增23%。Telit、金雅拓与U-blox则是分别年增7%、3%与2%。
发布时间:2017-09-29 00:00 阅读量:1902 继续阅读>>
2017年6~7月华为手机<span style='color:red'>出货量</span>超苹果,成全球第二大厂商
尽管iPhone 8即将到来,但是华为正在这个夏季悄悄地超过苹果,Counterpoint给出的数据显示,今年6-7月的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数据显示,华为首次超过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目前仅次于三星。“这对华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Counterpoint的研究主管彼得•理查森(Peter Richardson)在一份声明中说:“华为能够实现的全球规模,可以归因于其在研发和制造方面的一贯投资,再加上积极的营销和销售渠道扩张。”实际上在2016年第一季度,华为全球出货量为2750万台,而苹果则是5120万台,接近华为的两倍,不过2017年第二季度的统计显示,两者的数量差已经缩小到只剩250万台。 也有外媒分析表示,另一大客观原因在于,外界对iPhone 8的期待可能削弱了现有iPhone的销售能力,这推动了华为销量的增长,尤其是考虑到9月份苹果新机发布,苹果与华为的位次可能会出现交替。理查森也补充:“华为在南亚、印度和北美市场的乏力成为其持续占据第二的重要因素”。但是Counterpoint的副董事Tarun Pathak表示,中国品牌的增长是移动生态系统中没有人可以忽视的重要趋势。目前全球前十大智能手机品牌中有7家是中国厂商,“中国品牌正迅速增长,这不仅得益于智能手机的设计优势、制造能力和丰富的功能,还得益于在销售渠道、市场营销和推广策略方面的优势。”Pathak表示。 在去年,余承东曾表示华为有信心在三年内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并表示在五年内,华为手机将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25%。而至少第一个宏景已经暂时性地提前完成。 凭借巨大的销量市场份额,华为、OPPO、vivo和小米已经成功地获得了关键的供应链合作伙伴的支持,如小米6成为骁龙835的重要销售机型,OPPO R11独享骁龙660芯片。在供应链上的强势使得国产厂商能够在全面屏、无边框、AR乃至芯片、相机功能方面有着领先地位。Pathak指出:“在全球供应链中,中国厂商正变得同苹果、三星一样重要,因为它们的增长速度比现有市场份额的领导者要快得多。” 高级分析师帕维尔·奈亚(Pavel Naiya)说,华为正在进一步精简产品线,在更少的产品后面投入更多的力量。 今年下半年华为将力推年度旗舰Mate 10,这款手机将于10月16日在德国慕尼黑发布,内置搭载了AI芯片的麒麟970。余承东表示,华为Mate10的速度、续航以及功能性方面将远超今年三星的两款旗舰机和苹果的iPhone 8。由于今年下半年包括iPhone 8、小米MIX2、三星Note 8都将高密度发布,因此一贯保持高增长,并在高端市场保持优势的华为将面临真正的混战。
发布时间:2017-09-08 00:00 阅读量:1613 继续阅读>>

跳转至

/ 4

  • 一周热料
  • 紧缺物料秒杀
型号 品牌 询价
TL431ACLPR Texas Instruments
CDZVT2R20B ROHM Semiconductor
RB751G-40T2R ROHM Semiconductor
MC33074DR2G onsemi
BD71847AMWV-E2 ROHM Semiconductor
型号 品牌 抢购
BU33JA2MNVX-CTL ROHM Semiconductor
TPS63050YFFR Texas Instruments
STM32F429IGT6 STMicroelectronics
BP3621 ROHM Semiconductor
ESR03EZPJ151 ROHM Semiconductor
IPZ40N04S5L4R8ATMA1 Infineon Technologies
热门标签
ROHM
Aavid
Averlogic
开发板
SUSUMU
NXP
PCB
传感器
半导体
关于我们
AMEYA360商城(www.ameya360.com)上线于2011年,现有超过3500家优质供应商,收录600万种产品型号数据,100多万种元器件库存可供选购,产品覆盖MCU+存储器+电源芯 片+IGBT+MOS管+运放+射频蓝牙+传感器+电阻电容电感+连接器等多个领域,平台主营业务涵盖电子元器件现货销售、BOM配单及提供产品配套资料等,为广大客户提供一站式购销服务。

请输入下方图片中的验证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