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纳米加工领域,干法刻蚀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工艺方法,用于制造微电子器件、MEMS器件和光学元件等。干法刻蚀通过将化学气体置于高频射频场中,产生离子并使其碰撞目标表面,从而实现对材料的刻蚀。本文将深入介绍干法刻蚀常用设备的原理及结构。

1. 干法刻蚀的基本原理
定义: 干法刻蚀是利用离子轰击或化学反应来去除目标表面材料,以实现精确的微纳米结构加工的过程。
步骤:
气体注入:将刻蚀气体(如SF6、O2等)注入刻蚀室。
离子生成:在高频射频场中,气体分子被电离并形成离子。
离子轰击:加速的离子碰撞目标表面,去除表面材料并形成凹槽或图案。
优点:
高精度:可实现微米级别的结构加工。
高选择性:不同材料可以采用不同的刻蚀气体和条件。
缺点:
设备复杂:需要精密控制气体流量、功率等参数。
产生毒性气体:部分刻蚀气体具有毒性,需采取安全措施。
2. 干法刻蚀常用设备及结构
2.1 Reactive Ion Etcher (RIE)
原理:RIE利用离子轰击和化学反应结合的方式进行刻蚀,具有高选择性和较快的刻蚀速率。
结构:
刻蚀室: 包含靶架、RF电极和气体注入口。
真空系统: 维持刻蚀室内的低压环境。
RF发生器: 产生高频电场,使气体电离并形成离子。
气体箱: 控制刻蚀气体的流量和配比。
温度控制系统: 保持刻蚀室内稳定的温度。
2.2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Reactive Ion Etcher (ICP-RIE)
原理:ICP-RIE在RIE的基础上增加了感应耦合等离子体,提高了刻蚀速率和均匀性。
结构:
感应耦合等离子体源:通过RF辐射产生高浓度的等离子体。
ICP功率源:提供感应耦合等离子体所需的能量。
工件台:放置待刻蚀的样品。
气体供给系统:控制各种刻蚀气体的流量和比例。
3. 应用及展望
应用领域:
微纳米加工:用于制备半导体器件、MEMS器件等。
光学元件:制作光栅、光波导等微纳米结构。
技术展望:
工艺优化:不断改进刻蚀气体选择、参数控制等,提高加工精度和效率。
多功能性设备:开发具有多种刻蚀模式和功能的设备,满足不同材料和结构的加工需求。
绿色环保:研究替代性刻蚀气体、减少毒性废气排放,实现绿色环保生产。
在线留言询价
| 型号 | 品牌 | 询价 |
|---|---|---|
| TL431ACLPR | Texas Instruments | |
| RB751G-40T2R | ROHM Semiconductor | |
| BD71847AMWV-E2 | ROHM Semiconductor | |
| MC33074DR2G | onsemi | |
| CDZVT2R20B | ROHM Semiconductor |
| 型号 | 品牌 | 抢购 |
|---|---|---|
| ESR03EZPJ151 | ROHM Semiconductor | |
| BU33JA2MNVX-CTL | ROHM Semiconductor | |
| BP3621 | ROHM Semiconductor | |
| STM32F429IGT6 | STMicroelectronics | |
| IPZ40N04S5L4R8ATMA1 | Infineon Technologies | |
| TPS63050YFFR | Texas Instruments |
AMEYA360公众号二维码
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请输入下方图片中的验证码: